網站首頁 >> 新聞中心
建立長效機制,築牢安全堡壘——江蘇德納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提升安全管理水准紀實
發佈時間:2020-07-07
江蘇德納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二元醇醚及其酯類溶劑領軍企業。 經過多年的發展,該公司在綜合產能、產品品質、生產科技等方面均具有很强市場地位和競爭力,並得到業內的廣泛認可。
作為一家生產型企業,德納股份在生產過程中涉及多個重點監管的化工工藝、化學品和重大危險源(簡稱“兩重點一重大”),提升安全管理水准,實現本質安全成為企業的必修課。 為此,德納股份主動自我加壓,斥資1500萬元與權威安全諮詢公司共同診斷、剖析,從安全管理體系、專業管理能力、人員的綜合素質、科技本質安全等方面製定了安全提升3年計畫,協同產業昇級,打造讓政府放心、群眾滿意、客戶滿意的環境友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舉的優秀企業。
(德納股份廠區)
理念更迭,安全管理成常態化
近年來,安全事故頻發拷問著化工企業安全生產水准,同時導致社會上“談化色變”的輿論逐漸陞級,行業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 一批先知先覺的企業家看到了行業因安全問題產生的危機,並迅速探索轉危為安的突圍之路,德納股份董事長秦旭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多年經營企業的經驗讓秦旭東有了深深的憂患意識。 經過深思熟慮,他篤定提升安全管理水准才是能讓企業步入坦途的萬全之策,並將提升員工安全自覺意識上升為企業的指導思想。 “安全理念必須融入全體員工的靈魂深處,企業才能真正實現永久地安全。”秦旭東道出了肺腑之言。
秦旭東表示,德納股份自覺實施安全提升項目,顛覆了陳舊的安全管理定式。 相比之前運動式、口號式、一陣風式抓安全,德納股份致力於構建安全管理常態化機制,並持之以恒地推進,以建立安全管控長效機制,築牢安全保障堡壘。
“安全生產,沒有投入就是空話。”秦旭東樸實的話語之中折射出來的卻是硬道理。 為了系統、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准,對標國際先進安全管理體系與實踐,德納股份不惜重金引入安全領域的權威諮詢公司加盟合作。
德納遴選合作夥伴的標準是嚴苛的,最終選定了擁有强大專家團隊的上海拓馬企業管理服務公司。 據瞭解,上海拓馬的顧問專家均來自世界五百强企業,如著名跨國公司杜邦、拜耳、巴斯夫等。 專家成員都有著前瞻的安全視野、實用的知識技能、豐富的實戰經驗。 2018年10月雙方簽約後,結合德納股份的實際情況,經過診斷會商,雙方制訂了安全提升的階段目標及方案,以期儘快提升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准。
(德納股份中央控制室)
制度創新激發全員內生動力
眾所周知,企業安全管理提升必須要做到與時俱進。 在先進理念的指導下,德納股份通過不斷完善制度並持續創新實施方法,激發全員參與並自覺提升安全管理水准的內生動力。
首先,德納股份制訂了屬地化管理安全管理體系,在“誰首長誰負責,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原則下,充分壓實主體責任。 今年2月,該公司重新修訂發佈了安全責任制,明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企業安全生產工作; 明確從主要負責人到一線員工的安全責任並簽訂了全員安全生產責任書。 與此同時,對公司內部區域進行屬地劃分,明確屬地職責,一級屬地責任到部門,二級屬地到班組、個人,不但要“自掃門前雪”,還得協助管理“他人瓦上霜”,充分落實安全網格化管理的要求。
實現有效安全管理,還必須有强有力的管理組織,能够自上而下貫穿整個公司,有效動員全體員工參與。 為此,德納股份創新改革了公司的安全管理組織框架,設立安全改善推進組,並在其下設工藝安全管理分委會、設備管理分委會、行為安全和事故管理分委會、績效和培訓管理分委會,安全程式和標準化分委會以及承包商管理分委會共6個分委會組織,各分委會的成立及有效運作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全面篩選排查,劃定公司安全紅線和高危行為也是德納股份極具特色的制度創新。 據介紹,在廣泛查閱行業統計資料的基礎上,該公司重點徵集企業內部特別是一線員工的意見,最終形成了公司特有的安全紅線和高危行為,為員工日常的規範工作提供了參攷。
“因為不是由管理層强加,員工的參與度與執行意識較高,也就避免了管理中易出現的抵觸情緒,使約束轉化為自覺與習慣。”該公司安全相關負責人表示。
安全管理水准的提升離不開制度的保障。 “我們在安全類管理制度編制已經達到了107項。比如,結合安全信息化的建設,編制修訂了《安全生產信息管理制度》;根據公司落實安全責任體系實施屬地管理的原則,修訂《動火工作管理制度》等八大工作制度等。德納股份的制度覆蓋各工作環節,已經做到了有章可依,違章必究。”秦旭東介紹說。
(德納股份生產現場安全監控)
超前預防,築牢事故防範屏障
安全工作,重在預防。 基於此,德納股份通過扎實分析事故原因,採取全方位排查風險及隱患、抓實應急救援管理等措施超前預防事故的發生。
據介紹,在事故原因分析方面,德納股份將重點落到尋找誘因上,運用事故樹分析法,通過圖解揭示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 具體做法是以事故案例為教材,通過對事故發生過程“抽絲剝繭”,對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前比特原因、中間原因、後比特原因等進行歸納,最終分清事故發生的因果關係。 在分析原因過程中,引導員工掌握關聯因素的識別與預防,熟稔事故分析技能,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為進一步夯實公司安全管理水准,我們還開展了全方位風險隱患排查和推行安全行為觀察活動,公司主要負責人承包重大安全風險,其他分管領導按照風險值高低和分管業務對其餘風險進行承包,並形成各級風險清單和公司級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同時充分利用微信APP等平臺,推行隱患排查獎勵制度,鼓勵內部員工發現隱患及時上報。”該公司安全相關負責人表示。
與此同時,德納股份還積極引進外部力量進行隱患排查整治,邀請相關專家來企業會商診斷,及時發現並消除隱患。 據介紹,德納股份2019年完成全部裝置第二輪HAZOP評估,保障裝置安全平穩運行; 全部完成裝置SIL評估,實現安全儀錶系統風險科學管理,促進系統可靠性持續提升。
此外,德納股份還抓實應急救援管理,以期最大限度减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一方面,加强基層應急隊能力培訓,强化與專職應急隊伍的聯合演練,提升异常情况的初期處置能力; 另一方面,規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和應急處置卡,做到“一人一卡”,分清初期應急職責、明確響應步驟、落實執行人員,提高應急處置方案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德納股份環氧丙烷球罐)
信息化賦能,安全管理注入高科技元素
德納股份總經理孫家興表示,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實質上也為安全管理提升注入了高科技元素,有利於提高本質安全水准。 為此,在公司安全提升項目中,特別注重安全提升與“兩化”的融合。
據介紹,德納股份多個危化品及工藝涉及“兩重點一重大”,其中環氧丙烷、甲醇、環氧乙烷、瓦斯、乙烯、苯等均屬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氧化工藝屬重點監管的危險工藝,按照新版《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識別,共有12個重大危險源。
“這些重點監管的危化品和危險工藝讓我們時時如履薄冰,但管理好這些重大危險源不能僅靠人的力量,還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為此,我們按規定配備監測監控系統,實現所有重大危險源的自動化控制,除固定設備陞級外,我們新增了新型移動現場操作巡檢設備,進行智能化、數位化的日常檢查維護。”孫家興談道。
不斷加大安全項目投入,積極更新陞級硬體設備是德納股份取得安全針對性的重要抓手。 自2018年以來,德納股份陸續新增了13組安全檢測設備,其中包括視頻監控、可燃氣體報警、消防報警等,覆蓋了所有生產裝置和罐區。 此外,該公司還更新了DCS和SIS,所選型號均是國內科技含量最高、操作功能最全、最大化程度最高的系統,並實現了中控、車間、崗位DCS聯動。
為了提升現場數位化手段運用程度,德納股份新增了VOC檢測儀、紅外溫度檢測儀、震動率度儀等移動設備。 此外,在生產重點崗位增添了100臺防爆手機,除了可以及時發現生產异常或隱患,還能通過視頻展現,有效實現聯防聯控外,並建立設施設備動態資料庫,可以隨時進行資料存儲、積累、分析,為數位化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今年,德納股份在提升安全管控陞級方面還將投入9000萬元,實施三大安全技改項目。”孫家興介紹說,一是為進一步提升液體物料工作的安全係數,投資2500萬元對灌裝系統進行數位化陞級改造; 投資2500萬元,對環氧乙烷運輸管道進行優化提升; 投資4000萬元,對危險有害氣體進行回收處理。
(德納股份環氧乙烷球罐檢修現場)
“六步法”管理,給承包商配寘“金鐘罩”
對於安全管控,多數企業認為是內部行為,由此難免忽略來自外部的風險防範。 而承包商介入施工、檢修等項目時,往往成為事故多發地帶。 為了確保整體安全,德納股份將事故防範向外協組織延伸,狠抓承包商安全管理。
在制度建設方面,一是將承包商安全管理列入公司重大風險管控,並由企業“一把手”負責承包; 二是結合日常直接工作標準化管理經驗,從工作前安全準備、網格化管理、人員培訓等方面,明確規範要求和落實責任,全面推行檢修工作標準化; 三是從嚴工作環節和對承包商的強勢管理,督促承包商建立、完善自身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並按照“一罰、二停、三清退”原則,嚴抓典型違章和事故苗頭; 四是嚴格執行承包商隊伍停工整頓、重新培訓上崗、專案負責人約談,對承包商管理這一薄弱環節進行提升管理。
“做好承包商管理,具體採用環環相扣的‘六步法’管理,包括完善承包商管理制度及考核細則;落實HSE契约細化安全管理條款;把牢承包商入廠培訓關;對承包商入廠機具嚴格把關;嚴查高危工作施工方案和工作安全措施;嚴格稽核現場安全交底內容,這其中包括工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洩漏、火灾、爆炸、中毒等危害資訊。”孫家興表示,由於對外協組織實施了極其嚴格的管控,猶如是為其配寘了一套安全“金鐘罩”,有效維護合作雙方的安全業績與目標。
(德納股份舉行安全專題培訓活動)
3年目標,安全提升效果看得見
德納股份開展的3年安全改善提升項目,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實施計畫,脚步踏實而堅毅,不見任何花拳繡腿的作秀痕迹。 與此同時,企業安全提升的效果也實實在在看得見。
“要讓先進的安全理念達成全員共識;良好的安全實踐固化成為公司制度和個人習慣。”這是德納股份3年安全計畫的年度目標。 “自德納股份公司啟動安全管理改善項目以來,員工的安全意識發生了顯著變化。對安全工作的認知,過去主要依賴安全監管,而現在已經轉變為認可系統化、過程化的安全管理,員工的安全意識有了較大的改觀。”孫家興談到。
對於過去一直令管理層頭痛的承包商安全工作問題,如今以屬地管理為抓手,通過現場標準化、過程內部管理、系統稽核等管道,承包商的管理管道開始系統轉變,違規操作等行為逐漸變少,相關風險基本得到控制,事故事件率也有了顯著降低。
“對於事故事件的管理,我們之前的處理管道都是以事後罰款為主,這種管理管道弊端之一是對事故原因分析不够系統,不够細緻。通過2年多的調整和轉變,現時已經做到了事前、事中及事後的全覆蓋、全過程管控,有效降低了事故率。”孫家興介紹說。
對於實現3年的安全目標,秦旭東心中充滿了自信,並對企業的前途信心滿滿。 “化工與環境可以實現和諧相處,這已是被大量實例證明過的事實。”他舉例強調說,巴斯夫從誕生時起,就依偎在萊茵河畔發展壯大; 杜邦公司就降生在河畔,白蘭地河見證了它200多年的綠色漸進過程; 陶氏化學發軔於北美五大湖區,歷史的時空讓它與密歇根湖演繹著悠長的和諧之音。
“當前,國外仍有很多化工企業緊鄰社區而共存共榮。同樣的,相信通過3年的安全管理提升,我們也一定會讓企業更加安全,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構建更加和諧的社區關係,讓社會、人民更加安心。”秦旭東說。
江蘇德納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C)2024 網絡支持 生意社 化工網 生意寶 著作權聲明 網站地圖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12787号